剛搬家的時候,我們是沒有接電視的。
因為兩個人都沒什麼時間,也沒有特別想看電視。
電視機通常是用來看電影。
但是後來發現有時候爸媽來的時候,
我們在『傳』東西沒有和他們聊天的時候,
他們就只有無聊的呆坐在沙發...。
所以後來還是裝了數位電視。雖然台數不多,
但這樣爸媽來的時候至少有新聞可以看。
數位電視的台數雖不多,但該有的都有了。
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和公視,還有幾台不太確認名稱的頻道;
有點像以前無線三台的時代。
裝了數位電視以後,偶爾晚上回家會開電視聽聽新聞。
但是,總是聽沒兩下就會把電視關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新聞內容變得很沒營養。
一些雞毛蒜皮、狗皮倒灶的事情,都可以變成新聞。
常常一個新聞一再反覆,翻來倒去講了十分鐘,其實還是在講同一件事。
除了新聞內容沒有營養之外,主播的素質也讓人不敢苟同。
公視除外,其餘電視台(包括三台)的主播,
播報新聞時語氣都是非常高昂急切加上強烈的"抑揚頓錯",
這樣的播報語氣聽在耳裡,給我一種危言聳聽,唯恐天下不亂的感覺;
更甚者,我老是有主播好像隨時會從主播台跳出來和人對罵的錯覺...。
這樣的新聞,聽個五分鐘就覺得頭很痛...。
除了非常具"特色"的播報方式,現在的主播還外加個人主觀的批判
(也可能是背負著各電視台的色彩)。
有時候會在不同的新聞台看到同一件新聞,
一樣的新聞畫面,兩位主播的解讀卻是天差地遠。
各自擷取"需要"的畫面,各自表述。
新聞的中立性消失殆盡。
24小時播報的新聞台,國際新聞卻看不到幾則;
頂多是在節目結尾播個哪個國家的節慶畫面充數。
不是一再說要讓大家拓展視野、國際化?
我卻只覺得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大家視野只會愈來愈狹窄。
曾經在多年前,還在紐約唸書的時候,
聽到亨利梅哲過世的消息。
當時,正是璩美鳳光碟在國內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
我很感慨的和一位同是愛樂者的朋友說到:
亨利梅哲,一位外國人,在台灣為台灣的古典音樂做了這麼多的努力;
因為他,將台灣的音樂層次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這樣一位對台灣有這麼重要貢獻的人,在台灣過世了,
我卻沒有在任何新聞上看到相關的報導。
所有的新聞,就只關心著一片光碟。
在這樣的媒體教育每天不斷的"薰陶"下,
(除了部分抵制新聞不看電視的民眾)
我不認為社會氣氛會有什麼正向的成長。
(抱怨到此暫停,否則火氣會不斷升高...)
話題回到公共電視。
一直沒有深入了解公共電視這個機構的組成為何,
(據說是因為不需要考慮盈收,所以在製作節目的時候比較不需要考慮收視率,能夠製作真正有品質、有價值的節目。)
只覺得,他的節目,是比較能讓我平心靜氣看下去的。
並且在看完節目後都覺得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最讓我驚豔的,好像是去年看到『綻放真台灣』的系列節目。
其中有一集:賽鴿風雲。
原本我個人對於賽鴿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觀感,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但是這僅僅一小時的節目,讓我對賽鴿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不知道,原來賽鴿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裡面暗藏乾坤,其中蘊藏的專業與技術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而旁白的敘述方式,以及畫面的拍攝,也都充滿了藝術性及知識性。
我記得當時還和叔叔說:
哇!這片拍得好有國家地理頻道的質感喔~。
結果後來就在片尾發現,
原來這片子是「國家地理頻道」及「新聞局」合作製作的。
我還真是慧眼識英雄啊~。
++++++++ 摘錄自環境資訊中心 +++++++++++++++
「賽鴿風雲」是「國家地理頻道」及「新聞局」合作的「綻放真台灣」系列紀錄片的第3部。這部花了20個月的時間,不僅上天下海,在南部蹲點半年,甚至在風雨交加、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大海上漂流了十幾個小時後才獲救。一切的努力無非是希望透過影像及動人的角色講述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奇故事。
++++++++++++++++++++++++++++++++++++++++++++++++++++++
原來,不管什麼題材,只要用心去做,自然可以吸引到觀眾。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可以被教育的,是可以在觀賞中體會到影片所要傳遞的訊息的。
每次看公共電視都會有驚喜。
城市的遠見、紀錄觀點、我們的島等等,許多的好節目。
帶領著觀眾看到社會各個不同的角落與觀點。
昨天剛好看到『我們的島』介紹台中野鳥救傷保育協會。
協會的成員不只設立鳥類的中途之家,
並為因都市過度開發,生存環境受到擠壓的貓頭鷹築人工鳥巢。
默默的,為維護自然生態所努力著。
或許看完節目之後我們並不會也因此開始照顧受傷的小鳥,
或爬到檳榔樹上為鳥築巢;
但至少我們知道都市過度開發對於自然生態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也知道我們是可以為環境做一點事。
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梗",
未來在選擇自己的居地時,便會警惕將環境的衝擊能減到最低。
如果,用類似這樣的節目取代老是充滿謾罵/爭辯/暴力的新聞,
美化人心,社會,是會變美好的吧!?
關心環境多一點,關心社會多一點,
多一點柔軟(這是跟我自己說的),多一點宏觀。
因為兩個人都沒什麼時間,也沒有特別想看電視。
電視機通常是用來看電影。
但是後來發現有時候爸媽來的時候,
我們在『傳』東西沒有和他們聊天的時候,
他們就只有無聊的呆坐在沙發...。
所以後來還是裝了數位電視。雖然台數不多,
但這樣爸媽來的時候至少有新聞可以看。
數位電視的台數雖不多,但該有的都有了。
台視、中視、華視+民視和公視,還有幾台不太確認名稱的頻道;
有點像以前無線三台的時代。
裝了數位電視以後,偶爾晚上回家會開電視聽聽新聞。
但是,總是聽沒兩下就會把電視關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新聞內容變得很沒營養。
一些雞毛蒜皮、狗皮倒灶的事情,都可以變成新聞。
常常一個新聞一再反覆,翻來倒去講了十分鐘,其實還是在講同一件事。
除了新聞內容沒有營養之外,主播的素質也讓人不敢苟同。
公視除外,其餘電視台(包括三台)的主播,
播報新聞時語氣都是非常高昂急切加上強烈的"抑揚頓錯",
這樣的播報語氣聽在耳裡,給我一種危言聳聽,唯恐天下不亂的感覺;
更甚者,我老是有主播好像隨時會從主播台跳出來和人對罵的錯覺...。
這樣的新聞,聽個五分鐘就覺得頭很痛...。
除了非常具"特色"的播報方式,現在的主播還外加個人主觀的批判
(也可能是背負著各電視台的色彩)。
有時候會在不同的新聞台看到同一件新聞,
一樣的新聞畫面,兩位主播的解讀卻是天差地遠。
各自擷取"需要"的畫面,各自表述。
新聞的中立性消失殆盡。
24小時播報的新聞台,國際新聞卻看不到幾則;
頂多是在節目結尾播個哪個國家的節慶畫面充數。
不是一再說要讓大家拓展視野、國際化?
我卻只覺得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大家視野只會愈來愈狹窄。
曾經在多年前,還在紐約唸書的時候,
聽到亨利梅哲過世的消息。
當時,正是璩美鳳光碟在國內炒得沸沸揚揚的時候。
我很感慨的和一位同是愛樂者的朋友說到:
亨利梅哲,一位外國人,在台灣為台灣的古典音樂做了這麼多的努力;
因為他,將台灣的音樂層次提升到另一個境界。
這樣一位對台灣有這麼重要貢獻的人,在台灣過世了,
我卻沒有在任何新聞上看到相關的報導。
所有的新聞,就只關心著一片光碟。
在這樣的媒體教育每天不斷的"薰陶"下,
(除了部分抵制新聞不看電視的民眾)
我不認為社會氣氛會有什麼正向的成長。
(抱怨到此暫停,否則火氣會不斷升高...)
話題回到公共電視。
一直沒有深入了解公共電視這個機構的組成為何,
(據說是因為不需要考慮盈收,所以在製作節目的時候比較不需要考慮收視率,能夠製作真正有品質、有價值的節目。)
只覺得,他的節目,是比較能讓我平心靜氣看下去的。
並且在看完節目後都覺得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最讓我驚豔的,好像是去年看到『綻放真台灣』的系列節目。
其中有一集:賽鴿風雲。
原本我個人對於賽鴿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觀感,也沒有太大的興趣。
但是這僅僅一小時的節目,讓我對賽鴿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不知道,原來賽鴿不是那麼簡單的;
這裡面暗藏乾坤,其中蘊藏的專業與技術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而旁白的敘述方式,以及畫面的拍攝,也都充滿了藝術性及知識性。
我記得當時還和叔叔說:
哇!這片拍得好有國家地理頻道的質感喔~。
結果後來就在片尾發現,
原來這片子是「國家地理頻道」及「新聞局」合作製作的。
我還真是慧眼識英雄啊~。
++++++++ 摘錄自環境資訊中心 +++++++++++++++
「賽鴿風雲」是「國家地理頻道」及「新聞局」合作的「綻放真台灣」系列紀錄片的第3部。這部花了20個月的時間,不僅上天下海,在南部蹲點半年,甚至在風雨交加、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大海上漂流了十幾個小時後才獲救。一切的努力無非是希望透過影像及動人的角色講述這個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傳奇故事。
++++++++++++++++++++++++++++++++++++++++++++++++++++++
原來,不管什麼題材,只要用心去做,自然可以吸引到觀眾。
觀眾的眼睛是雪亮的,是可以被教育的,是可以在觀賞中體會到影片所要傳遞的訊息的。
每次看公共電視都會有驚喜。
城市的遠見、紀錄觀點、我們的島等等,許多的好節目。
帶領著觀眾看到社會各個不同的角落與觀點。
昨天剛好看到『我們的島』介紹台中野鳥救傷保育協會。
協會的成員不只設立鳥類的中途之家,
並為因都市過度開發,生存環境受到擠壓的貓頭鷹築人工鳥巢。
默默的,為維護自然生態所努力著。
或許看完節目之後我們並不會也因此開始照顧受傷的小鳥,
或爬到檳榔樹上為鳥築巢;
但至少我們知道都市過度開發對於自然生態帶來的危害與影響。
也知道我們是可以為環境做一點事。
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個"梗",
未來在選擇自己的居地時,便會警惕將環境的衝擊能減到最低。
如果,用類似這樣的節目取代老是充滿謾罵/爭辯/暴力的新聞,
美化人心,社會,是會變美好的吧!?
關心環境多一點,關心社會多一點,
多一點柔軟(這是跟我自己說的),多一點宏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